m6米乐:智造升级 绿色蝶变——聊城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业全方位提升发展能级

来源:m6米乐    发布时间:2025-09-16 14:31:03

米乐m6官网:

  9月11日,走进信通铝业生产车间,“数智赋能”的气息扑面而来。从进口精密板形仪、测厚仪等先进设备,到与浪潮集团联合打造的智能化ERP系统,再到企业自主开发的APS自动排产、MES执行系统,一条覆盖“财务、采购、生产、销售”的全链条数据通路被打通。

  “数智赋能是我们车间最直观的变化,这些从国外引进的板形控制管理系统和在线监测设备,结合我们自主开发的APS系统、MES系统,实现了生产进度实时把控、质量上的问题精准追溯。”山东信通铝业有限公司冷轧车间主任于海说,“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实现了新的飞跃。这正是我们能在复杂局面下稳产、优产、高产的底气。”

  去年以来,聊城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业呈现“整体稳进、开局强劲”的良好态势,在科学技术创新、绿色低碳、链群协同等领域多点突破,为区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聊城市97家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业链规上工业公司交出亮眼答卷:实现盈利收入1350.2亿元,同比增长8.7%;铝产业利润65.1亿元,同比增长1.6%。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绿色、协同、助企齐发力,聊城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业加速转型,全方位提升发展能级。

  科技创新筑“智”基,平台建设结硕果。聊城以创新驱动破解产业高质量发展瓶颈,成立有色金属产业技术研究院,编制《有色金属企业技术需求图谱》,并举办铝产业高质量发展院士专家聊城行活动,推动20余项产学研协同攻关项目落地。其中,中色正锐高性能铜基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截至目前,产业链已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3家,为产业高端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绿色转型提“质”效,低碳发展树标杆。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聊城快速推进产业绿色化转型。国家碳计量中心(山东)建设稳步推进,聊城电解铝产品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成为行业低碳发展的“聊城样板”。2024年,茌平华旭新材料跻身国家级绿色工厂,信通铝业等4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信发集团赤泥低成本脱碱综合利用中试项目取得阶段性突破,为解决行业固废难题提供“聊城方案”。

  链群协同强“势”能,集群发展实现突破。聊城依托链主企业资源优势,梳理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合作线余条,通过链式招引推动中科纳米泡沫铝等9个项目落地,带动投资30亿元。更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2024年聊城市绿色低碳有色金属材料集群成功入选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我市该领域“零的突破”,产业链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精准助企固“本”盘,竞争优势持续巩固。针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聊城落实“一链一行”制度,为链主企业推动授信464.5亿元、发放贷款117.5亿元,缓解了企业金钱上的压力;拓宽市场渠道,组织12家企业参加中国国际铝工业展览会,斩获订单5.4亿元。在优质企业培育方面,2024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省瞪羚企业4家,产业梯队建设不断完善。

  面对当前存在的产业体系不优、产业链协同不足、整体价值待提升等问题,我市持续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加强铝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打造茌平区千亿级铝产业聚集区,培育东阿县百亿级铝单板产业集群;提高铜产业链本地消化率,培育阳谷铜及铜深加工产业集群和临清高端铜箔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增量项目,重点围绕4个省“千项千亿”项目、4个强链延链补链重点项目,以及其他重点建设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调度投资和建设进展,加快形成产业链新增长点。积极地推进产业转型,加快高端化发展,重点发展高端铜基和铝基新材料;加快智能化升级,推动AI应用,积极打造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加快绿色化转型,推进赤泥规模化综合利用,同时依托信发现代农业项目,提升碳捕集、碳利用水平。